欢迎访问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主页 > 新闻资讯 >

楷书的形成

  

  历史上楷书也称为“真书”“正书”,甚至也有将“隶书”称为楷书的,在名称上不尽一致。楷书作为一种书体,在历史上肯定是慢慢形成的,而且公认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时间应该是在东汉时期。

  传统的说法是由东汉时期的王次仲首创楷书,《宣和书谱》中说:“上谷王次仲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书’即今之正书也”。王次仲,东汉时期书法家,今河北怀来人,首将隶法作楷法,字方八分,称为“八分书”

  。严格讲,王次仲当时的楷书有很多隶书的成分,是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体势。从体势上讲,和我们今天的楷书并不完全一样。我们今天所用的楷书叫“今楷”,确切地说,今楷是到了唐代才正式形成的,因此也叫“唐楷”。至于说王次仲创造了楷书,这一说法可能有失于公允,我们很难想像,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怎么可以完成一种书体的创造,并被后人所公认,为历史所流传。这应该说是不可能的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由隶书向楷书演变的过程中,王次仲肯定是做了突出的贡献的,他应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可以说,东汉末年楷书的基本特征已经形成。

  东汉以后,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书法大家,如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他们将楷书推到了一个高峰,以至于到了隋唐时期楷书基本上没有质的变化,仅有的变化也就是法度的严谨和风格特点的不同而已。

  究院介绍

更多
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于2015年5月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本院以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国楷书艺术为宗旨,是集书法教育、创作、展览及学术研究为一体的社会服务性团体。以努力践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构想为主导,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究、书法培训、书法创作、书法展览、艺术论坛...[详细]

010-5725-8084

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

8:00-18:00

咨询客服无休在线

  闻资讯

更多

  育培训

更多
联系邮箱
电话咨询
帮助中心
扫一扫

扫一扫
关注最新动态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10-5725-808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