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是学习书法中最重要的途径,其宗旨就是要在古人的碑帖中学习技法、法度和理解、把握书法的共性。因为那里是金山玉海,是无尽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决定一个书家水平的高低,往往都是体现在临帖的基本功上。请注意的是,我所说的碑帖是指古人遗留下的碑帖,并不是指今人的书法。这是因为一切艺术都是要经由历史所认可,都要经过时间的浓缩和检验。今人的书法尚未经过这一不可缺少的程序,因此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楷模。更何况中国现今的书法正受着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影响,已处在历史上最低谷时期。 在临帖的问题上,最容易出错的就是两个方面: 一是知难而退。因为临帖的枯燥和对自由的束缚,是不曾临过帖的人无法想象和理解的,它是学习书法最大的“屠杀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初学者大都“牺牲”到这里。大都因为困难而退缩,因为枯燥而放弃。 二是糊写乱画。同样是因为忍受不了临帖的枯燥和约束,却又自以为是的想着“创新”和“自己风格”,于是便踢开“绊脚石”,打破“旧框框”,盲目地“创”起“新”来。其实准确地说这就是糊写乱画。其结果也必然是一事无成。因为任何技艺本领的增进,都是在痛苦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 既然是临帖,就要忠实于帖,不要总是想着怎样去“改革”它。即使你感到帖上的字并不好看,也不得去改,因为你看到的“不好”,未必就是正确的。不客气说,凡是经过历史所认可的碑帖,对我们今人来说,都是难以跨越的高峰,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想去修改或是摈弃,绝对就是一种无知。 历史证明,唯有一样东西古人没有给我们留下的空间——那就是书法。 有初学者问,学习书法是否有捷径?坦白地说没有,确实没有!如非要让我说出什么可以称作捷径的话,我只能遗憾地说,不走捷径也许就是最好的捷径。 总之,书法的学习是一个既科学又严肃的问题。特别是楷书,它的端庄和精密,它的高深和广博,它的严整和法度,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懈怠和修正。一切有志于楷书的初学者和研究者,应该首先明了的是——楷法无欺! |
扫一扫
关注最新动态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10-5725-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