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书法艺术本身而言,“力”是共性的美,不论何种书体,何种风格都必须以充沛的笔力为后盾。一个书者要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地驾驭和控制一支柔软的毛笔在宣纸上挥运自如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才能得到。“力”虽有刚柔、虚实、动静之分,但必须以沉着为本,点画能沉劲入骨,入木三分,用笔如用刀,如刻入缣素,所谓『藏骨抱筋,含文包质』,而后能入空灵之境。其实笔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效果,它不仅与执笔和运腕有关,而且还与点画的厚度、深度、形质以及用笔的方圆、中侧、节奏、笔势等方面有关,还涉及到字形的间架结构,而这一切最基本的要素都可以在楷法中得到锻炼。 正如梁谳《学书论》中所谓:“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健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篆书为圆笔中锋之本,隶书为方笔侧锋之源,而楷书则方圆并用,中侧兼施,古人作书以通身精神赴之,故能名世,今人若视为小技,聪明人不肯下笨功夫,即便笔性极好,亦只能入佻巧、飘忽、浮薄之藩篱而难入堂奥之妙。 |
扫一扫
关注最新动态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10-5725-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