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应该说是技法要求最高的一种书体了,这其实非常类似绘画里的素描,考美术学院必须考素描,其实搞书法,特别是作为书法家,起码楷书应该过关。过关是指技法过关,也许你不喜欢楷书,没有在楷书方面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可以容忍,你可以精于其他书体,但是,达到楷书的技法要求,这其实和美术中的素描一样,作为书法家必须过关。而且楷书和素描一样,素描你画好没有,外行或者老百姓都能够看出来,楷书情况是一样的,非常看功力。 其次,楷书真的不能够表现个性嘛,否。颜体、欧体、还有柳体,都是非常个性鲜明的。关键是你功夫够不够。这其实就像绘画里的现实主义作品,他是能够表现个性的,俄罗斯的巡回画派,中国的革命现实主义题材的绘画,也是个性鲜明的。 其三,如果大家喜欢书法,你去看书法作品,绝大多数都是行书,为什么呢。首先,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的变化,很多人都能够认识的,也就是群众基础比较广泛,其次,由于变化多一点,书法家的个性也能够进一步的施展,真正的狂草作品,而且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应该是张旭的《古诗四贴》吧。但是,量并不大,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行书吧。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行书吧。米芾的《蜀素贴》也是行书。启功先生的字也是以行书为主吧。为什么以行书居多,其实根本还是民众的要求,这非常象现在的抽象主义绘画大师的作品,你看毕加索的,还有达利的作品,其实他虽然抽象和超现实主义,但是,他里面的很多物体还是具象的,情况和中国的行书情况完全一样。 应该有两点,第一,考他的正楷写得怎么样,就像考美术学院的素描一样。其次,还看他的作品,能不能够做到雅俗共赏,不仅在书法界大家能够喜欢和认同,而且看全国人民喜不喜欢,这其实更可以弘扬国粹,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启功的字写得非常好,可以做到雅俗共赏,这对扩大书法的影响力是非常有好处的。有的书法家,如沙孟海,还有以前四川书法家协会主席的李半黎老人的字,虽然写得非常好,但是,要让群众一下喜欢,就不怎么容易。对扩大书法的影响力就不利。 |
扫一扫
关注最新动态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10-5725-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