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绚烂文化的民族瑰宝,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无不彰显其翰墨光辉。颜真卿、朱熹等文人的墨宝里里所诠释的是厚重的文化基因和精湛的书法造诣。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如刘奇葆部长所言,文艺界当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从文艺创作的发展角度来说,脱离人民,脱离生活的文艺创作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文艺创作就当接地气,接地气的文艺作品才能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本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文艺当为民而歌,为时代而歌。”抒发创造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只有这样才能让书法这一艺术真正为民而歌,为时代而歌。时代奋进呼唤文艺创作,只有深入基层,挖掘人民生活中的典型题材,将之加以创作,让文艺作品贴近群众,真正做到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书法创作需要传承我们的文化基因。浩瀚中华文化里,书法艺术最为深远,当代书法艺术家从事书法创作应传承传统文化基因,集合时代发展题材创作出优秀书法作品。当然,文艺创作需要源头活水,而生活就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生动鲜活的生活题材要真正成为文艺创作的题材就需要广大艺术家们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去汲取人民在社会实践中的精神养分,让体现时代发展旋律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成为文艺创作的主角,这样的作品方能引发人民共鸣,真正成为人民的精神食粮,才能真正无愧于时代赋予艺术家们的历史使命。 我们呼吁:更多的书法艺术家们能够手执一支笔,挥洒翰墨情,能够以一颗求真务实之心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唯有从着眼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精神文明发展要求方能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自身使命,生活才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
扫一扫
关注最新动态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10-5725-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