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在长达36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战乱频频,社会动荡不安,然而文化艺术却得到空前的发展。就书法而言,魏晋南北朝是多种字体、书体交相发展的时代。上承秦篆汉隶,下启隋店正楷,正处于篆隶向楷书、行书过渡,章草演变为今草的阶段。
纵观整个魏晋南北朝书法发展的历史,出现过两次大的起伏:一为三国魏时,书家辈出,其中以钟繇最为杰出。他变通隶法,健全楷制,成为楷书之祖,为东晋书法高潮奠定了琴础。二是东晋时期,士人们崇尚书法,形成风气。“二王”父子继承钟溉遗法,变通汉魏质朴书风,创妍美流便的新书体,在书法史上开创出规模宏伟的主流书风。
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取得的突出成就,同时也促进了书法理论的发展。在整个社会都比较.视的情况下,一些书法家和学者注意书法经验的总结,出现了若干书论著述。它们对隋唐及以后的中国书法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魏建立不久,仍与吴、蜀鼎立,三分天下。俱从整个文化发展来看,实应以魏为主;就书法艺术来说,也以魏的成就最大,影响最深。
魏石刻上承东汉余绪,然立碑之风衰减。魏武帝曹操于建安十年(205)发布了一个禁碑令,禁止厚葬,禁止立碑,所以魏国只有《上尊号碑》(图4-1). 《受禅表碑》(图4-2),《孔羡碑》、《范式碑》、《正始石经》等少数碑刻传世。
《上尊号碑》与《受禅表碑》均为曹丕称帝(220)而立。相传《上尊号碑》为梁鹄所书,《受禅表碑》为卫觊所书。两碑均是汉末官方书体隶-15的代表作。其书法取势方正,体态庄严,波碟纵肆,结字匀齐,每字的大小、长短从本一致,横与横、竖与竖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此时文字在字形、章法上的整齐的风规,为后来唐代文字走向规范化奠定了基础。来源书法 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孔羡碑》、《范式碑》均为典型魏隶,书法茂密雄强、方正板实。《正始石经》(图4-3)又名《三体石经》,用古文、篆书和隶一版三种字体书刻。魏正始年间(240-248)刻成。其中古文同《说文》所收字体大体相近,点画下笔轻,收笔轻,健笔圆润:小篆秀劲圆挺,如铁画银钩:隶书方整稳里,循规蹈矩。由于石经是用来正字的规范,所以各种字体的间架结构及行款布局均显得规榷有余,变化不足。
《天发神谶碑》亦称《天玺纪功碑》、《吴孙皓纪功碑》,由于碑断为三截,故又称《三段碑》。原石三国吴天玺元年(276)立。相传为吴皇象所书。皇象,字休明,三国吴时著名书法家,吴时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不详。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工书,尤精篆、隶、章草书体。章草师法杜度,隶书师法蔡邕,时人谓之“书圣”。著有《论草书》。除《天发神谶碑》外,传世还有《急就章》、《文武帖》等。《天发神谶碑》书法怪诞奇特,以隶书笔法作篆,起笔极方且重,转折处外方内圆,下垂处收笔成悬针状,后人称之为“悬针篆”。这种大起大落、斩钉截铁、篆隶并存的字形,在古代绝无仅有。它显示出一种威严庄重的力量,给人以凛然不可侵犯之感。此碑书法对后世书坛和篆刻艺术产生深远影响,为历代书家所称道。
《谷朗碑》立于吴凤凰元年(272),全称《吴故九真太守谷府君之碑》。碑在湖南耒阳杜公祠。此碑历来被看作是最早的一块楷书碑刻。该碑笔法上已泯灭了隶书中明显的波碟,但字形上还保留了浓重的汉隶特色,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字体。
|
扫一扫
关注最新动态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10-5725-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