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主页 > 学术研究 >

谈初学小楷的用笔

  

  初学小楷,当先讲骨力,务求挺拔,每字皆须骨气雄强,及到沉劲入骨,方可入柔和之门,刚极乃柔,则百炼精钢化作绕指柔,虽柔却极刚,赵孟頫的小楷《汲黯传》点画沉劲挺拔,结字于规矩中富有变化,又为墨迹,是初学者的极好范本,王羲之的小楷,刚柔相济,平和简静,最为难学,若不能沉劲,但求柔美,未有不滑入佻巧一路。

  书写小楷,用笔贵于沉着,所谓沉着,即用笔精到,点画妥贴,浑深而不坠佻,从容而不草率,力透纸背,笔无游移,处处能留得住笔,压得住纸,使其点画如刻成,结构如铸就,古人作小楷,无不脚踏实地,以沉着为本,此不仅关系到用笔,亦关系到一个人的品格精神。

  用笔要沉着,点画又贵乎灵动,所谓灵动即静中有动,笔笔有开合,有起承、有转合、有生发,则笔笔有活趣,笔笔提得起,兜得转,则字字有爽然飞动之态,试观米芾小楷《皇太后挽词》便知古人小楷其血脉极细处而富有笔意,其中偶然不经意带出一根牵丝或偶尔于发笔处露出的一毫锋芒,泄露出用笔的灵动之趣,能给人以一气团练的艺术感受。

  小楷用笔,画之中段,又贵于结实,所谓结实,即提笔中锋,沉着有力,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自然气格高古,笔力沉劲,晋人小楷,画之中段兼用篆法,无甚粗细之强烈变化,显得十分圆浑丰美。

  小楷用笔,贵于沉静,要达到简静,就必须态度要平和,风度要潇洒,格调要淡雅,笔调要自然,曾国藩《曾文正公日记》中说:“作书之道,寓沉雄于静穆之中,乃有深味。”这是一种虚和之力,于古劲冲之中得冲和淡穆之致,是小楷中高尚境界。晋人小楷,其得力处,全在一个静字,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抛弃功利的得失,脱尽纵横的习气,大凡朴厚醇雅之作,皆由性情学养中出,初学之际,以姿媚为尚,及至绚烂之极,愈老愈熟,复归于平淡,平中寓奇,十分耐人寻味,增淡的小楷最难学,其原因就在城平淡与与浮浅只有毫厘之差,故这种小楷不适宜于初学者,试观唐人《临王羲之东方朔画像赞》墨迹,古淡真醇,不着一点色相,神恬气静,不事一毫雕琢,似正非正,似奇非奇,有意无意之间,乃有一种极其微妙的境界,把玩之际,令人平矜释躁,赏玩之余,使人味之无穷,正是这种境界,才形成了晋人小楷以韵相胜,以和相标的时代风格,被后人所宝爱,其道理亦在于此。

  究院介绍

更多
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于2015年5月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本院以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国楷书艺术为宗旨,是集书法教育、创作、展览及学术研究为一体的社会服务性团体。以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构想为主导,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究、书法培训、书法创作、书法展览、艺术论坛...[详细]

010-5725-8084

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

8:00-18:00

咨询客服无休在线

  闻资讯

更多

  育培训

更多
联系邮箱
电话咨询
帮助中心
扫一扫

扫一扫
关注最新动态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10-5725-8084

返回顶部